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最高法发布民法典司法解释
时间:2025-11-24 5:3:35来源:法治日报责任编辑:郭炬

北京时间周五(1月5日),《日本经济新闻》刊登了评论员中山淳史的一篇文章,题为《美中IT双城记》,文章摘编如下: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双方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情节是影响定罪和量刑的一个独立因素,包括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包括了犯罪后的态度,具体是指加害人在犯罪后积极悔罪、及时采取措施减轻危害影响、真诚求得被害人谅解等行为,这些行为大多是刑事和解的内容,因而刑事和解可以视为影响量刑的酌定从轻情节。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故意伤害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刑事案件,法院往往将被害人损失得到赔偿并出具谅解书作为被告人有悔罪表现进而判处缓刑的条件之一。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最高法发布民法典司法解释》4日,《中国妇女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直指《圣诞夜》歌词“教唆青少年吸毒与公开侮辱妇女”,文章写道:

相关报道
分享到:
  • 注意!监管部门提醒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 报告显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
  • 教育部部署做好寒假前后高校疫情防控工作
  • 风暴袭击法国 内陆最高风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
  • 纽约撞人司机被控二级谋杀 系美国海军老兵
  • 如何破解老年人出行难?交通运输部等部门支招了
  • 欧盟在布鲁塞尔签署与英国就未来关系达成的协议
  • 国办印发《意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 生态环境部:这3大问题将纳入中央环保督察重点
  •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局之年:从“纸面”到“地面”
  • 北京市社保网上服务平台查询打印不便民 官方回应
  •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